廉吏能臣34集电视连续剧_第三十三集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三十三集 (第2/4页)

说道:“超山的美,美在梅花。十里梅花开,十里香雪海。更奇特的是其他地方的梅花只有五瓣,唯独超山的梅花是六瓣。”
  赵抃随即道:“六六大顺,讨个彩头。”
  苏轼连连点头。
  8、去超山路上 日
  次日,一辆去超山的官车……
  官车上,坐着赵抃和苏轼,两人边说边聊着……
  苏轼道:“赵大人,昨晚我为你这次求雨而撰写了一篇祝文……”
  “好啊!”赵抃道。
  苏轼将祝文递给赵抃说:“请大人过目。”
  赵抃接过祝文便念道:“《祈雨龙祠祝文》……”
  文曰:神食于民,吏食于君。各思乃事,食则无愧。
  吏事农桑,神事雨畅;匪农不力,雨则时啬。
  召呼风霆,来令我庭。一勺之水,肤寸千里。
  尚飨。
  赵抃念完后,道:“‘神食于民,吏食于君。各思乃事,食则无愧。’说得真好,神仙皇帝都要以人为本。但愿黑龙显灵,‘召呼风霆,来令我庭’。”
  苏轼重重地点着头。
  (旁白):“一路上,苏轼向赵抃讲起了海云洞的故事……”
  赵抃和苏轼坐的车,由近而远朝超山渐渐远去……
  9、超山 日
  赵抃一行到了超山脚下,赵抃和苏轼下了车。赵抃只见山坪上面树木葱郁,铺天盖地的浓荫遮蔽了炙热的阳光。赵抃与苏轼沿石阶向上走去,只觉阴气重重,两人边走边看,树林中林木参天,林间竞长着许多曼陀罗花。两人来到海云洞前,只见三面石壁怀抱,赵抃一看有上下两洞,左上方为“旱龙洞”,右下方洞口正中有潭碧水……
  苏轼介绍道:“这里俗称‘黑龙潭’,又叫‘卧龙渊’。”
  赵抃点点头,只见此潭泉水从山洞中流出,流到崖壁前面,又转向西侧向前流去……
  此时,赵抃站在海云洞口,只见右侧石壁上自右向左刻有“海云洞”题额,每个字两尺见方……
  赵抃对苏轼说:“‘海云洞’三个字还是我上次游海云山时题写的呢。”
  苏轼点头称赞。
  此时,手下人在洞口平地上已铺垫了一层青松毛,摆上酒、茶、米、肉等祭品。
  赵抃点起清香,敬奉天龙。他五体投地,向神龙敬香。然后起身,大声宣读《祈雨龙祠祝文》……
  宣读完毕。赵抃把酒洒在黑龙潭内。苏轼拿起铁牌,像儿童玩水面飘碗片游戏那样,把铁片飘入水面。啪、啪、啪、啪……铁片在水面一上一下漂动,最后没入水中……
  “唉!”人们不约而同长叹一声。
  “铁片入池为卜,牌浮则必雨,求雨的人们都相信这种说法。”苏轼说:“可是,现在铁片都下沉了,天还要继续大旱。”
  大家都失望地摇着头。
  突然,苏轼提出道:“赵大人,你来投块铁片看看。”
  赵抃从苏轼手中拿过铁片,把铁片四周往上折了一条弧形线条,然后把铁片小心翼翼地平放在水面上……
  “浮了,浮了,”人们大声地叫着。
  突然,一群鱼儿从山洞中游出,荡起了水波,铁片被水波晃荡得扎进水中……
  10、路上 日
  赵抃和苏轼坐在车里,雨没求下来,赵抃一路闭目不语,欲打破沉闷,苏轼遂悄声道:“恩公,最近有什么新作,让学生拜读拜读。”
  赵抃睁开眼道:“前天草就一首《次韵许遵少卿见寄》,你看看。”说着,他从衣袖里掏出一张纸,递给苏轼念道:
  头上有霜添白发,囊中无药驻朱颜。
  堪惊积岁加衰老,未省何时得退闲。
  渊净思临浮石渚,喧哗羞对武林山。
  君恩早赐俞音下,即拥兔裘故里还。
  “大人思家了?”苏轼念完后试探地问道。
  “我多次向皇上禀告,请求告老回衢。皇上迟迟没有下旨。”赵抃回答道。
  苏轼道:“衢州是个好地方,州城的年税收四千万贯,仅次于杭州,位于西浙路十三州中第二。听说衢州已连续多年丰收,官府粮仓满盈,家家户户都有余粮。”
  赵抃闻此,一拍大腿,高兴地说道:“哎呀!有办法了!”
  “有何高见!”苏轼忙追问道。
  赵抃道:“衢州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源头,四周山地环绕,中部千塘畔平原一望无际!气候四季分明,冬夏长春秋短,阳光充足,降雨丰沛,田野禾丰。”
  苏轼细听着,不时点着头。
  赵抃接着说说:“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