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吏能臣34集电视连续剧_第四集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集 (第3/5页)

,洒泪欢笑。
  “开饭啰!”内屋喊道。
  “快,坐好,坐好,”夫人招呼着大家入座。
  赵抃扶娘亲坐上正堂道:“今晚全家好好吃一顿团圆饭!”
  一桌热气腾腾的各样菜肴送上桌,四郎和夫人不时为娘亲夹菜,全家欢声笑语……
  此时,一家人刚刚开始吃团圆饭时,常平官急匆匆上门来禀报……
  常平官禀报道:“大人,今日放粮时,一位衙役误伤人命……”
  “人已死了?”赵抃惊讶地问道。
  常平官重重地点点头。
  赵抃上前与娘亲附耳几句,便与常平官匆匆地赶去衙门……
  10、府衙 夜
  蜡光灯下,赵抃和常平官等官员讨论年轻兵士误伤人命的突发事件……
  赵抃痛心道:“按大宋法律,误伤人命者须得偿命。这年轻兵士虽为公务,但处理不当,出了命案,悔之晚矣。”
  常平官无奈地望着赵抃……
  11、赵家 夜
  深夜,赵抃从府衙回来,只见娘亲住的厢房灯烛未灭。
  赵抃正欲悄悄入房……
  “四郎——”娘在屋内唤他。
  “娘!”赵抃叫了一声,便推开厢房门,只见娘坐在床头,并未睡倒。
  赵抃走进厢房,忙为娘整理被褥,并安慰道:“娘,您安心休息,衙门里的事四郎能应对得好的。”
  “四郎啊,”小徐氏道:“我儿做事哪里需要为娘操心。”她,顿了顿:“不知咋的,娘老啦,倒是在替那个孩子担心呢。”
  赵抃一时没领会:“娘,哪个孩子要您老操心?”
  小徐氏只顾自己说:“日间出了人命的那个小兵士,当真要以命抵命?”她两眼望着四郎:“为娘听说了,他还刚入衙门,没有见识过,又偏碰上这么个讨命的,实在可怜!”
  “娘啊,王法难违,这世间难做的事多着呢。”赵抃才听明白,娘是替那个年轻衙役揪心,他摇了摇头说。
  “四郎,人家也是爹娘生养的,孩儿无故遭这份死罪,爹娘也活不下去呢。”娘动情地说。
  赵抃良久默默地点点头。
  (赵抃画外声):“娘是用自己的爱子之心去体味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啊。自己奉请王命,为人父母官,不正是替天下的父母照顾好他们的子女吗?这一夜,赵抃彻夜难眠……”
  12、公堂 日
  几天后,放粮杀人案再次开庭。
  赵抃传唤年轻兵士到庭,年轻兵士被衙役带上堂。
  赵抃赶紧命:“左右替他去了手铐,给凳子坐下。”
  衙役上去取手铐,又搬来凳子……
  可是,年轻兵士哪敢坐,只是跪倒在地上……
  旁听的人多为上次放粮时在场的乡民,有的为年轻兵士出庭作证,大家都为年轻兵士鸣不平……
  “恳请青天大老爷法外施恩呀!”
  “请青天大老爷开恩哪——!”
  ……
  跪倒在地的年轻兵士却神情黯然低落,龇咧着嘴,半响才迸出一句话来:“大人,小的命该绝。情愿一死抵命,也好免去痛苦。”
  赵抃一听他话一看他身体异常,面容发青,病态毕露,忙关切地问道:“你有何难言之痛,但讲无妨。”
  年轻兵士道:“回大人,小的几日前身上似乎长了痈疽,尚未溃烂出脓,故而疼痛难忍,了无生趣。”
  赵抃听后即令:“官医上堂察看。”
  衙役喊道:“传官医上堂!”
  官医上堂后,立即对年轻兵士进行检查,赵抃见他艰难地抬起左臂,剥下右肩衣裳,只见右肩靠后背已肿得馒头大小,皮色不是发红而是晦暗无光,细瞧也找不见脓头。
  官医禀告道:“赵大人,犯人得的恐怕是痈疽,而且是无头的疮疡。此种病症多因毒邪深陷,寒凝气滞而成,肿胀疼痛,较为凶险。”
  (赵抃画外声):“死罪易受,活罪难熬。难怪年轻兵士痛快求死,可见其病痛折磨之烈……”
  此时,赵抃耳旁响起娘亲的忧心话声:“人家也是爹娘生养的……”
  赵抃交代官医道:“是啊,普天之下,四海之内,同是为人儿女,不都是兄弟姐妹吗,遭罪受苦,怎不感同身受!此犯人虽是死罪,然为官者仁爱为本,还需在牢中就医治病,好的照看。否则,伤筋烂骨起来,无异于虐杀生民啊。”
  官医:“遵命!”
  13、街道 日
  下班时分,街上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。
  赵抃从府衙下班急匆匆回家。此时,毛彦志十分急呼呼赶来,两人在街上迎头碰上……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