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吏能臣34集电视连续剧_第一集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一集 (第3/3页)

表哥也送来贺金、喜面、红烛、染红的鸡蛋和新衣鞋袜等;大嫂娘家大哥也来贺喜,送上贺礼。
  左邻右舍的乡亲也陆续来到赵家送上寿面、红鸡蛋、花生等前来贺喜。
  午后,赵抃的好友毛彦志赶来赵家,一见面两人相拥而抱。毛彦志便打趣地说:“如今赵兄京城折桂,堂堂的朝廷命官还认我这个昔日同窗否?”
  赵抃一把抓住他的手,说道:“彦志弟,我俩西山寺伴读,情同手足,怎敢言忘?”
  赵抃拉着他同步走进客堂后,毛彦志递上一个包袱,展开后只见一只陶制笔筒,一方砚台,一条墨石。便指着说:“抃兄,这是我们本地的砚墨,走出去带着,留点家乡的念想吧。”
  赵抃动情地叹道:“彦志啊,你我志同道合,本可一起上京城,志在四方,同走天下。可是,……”
  毛彦志长叹一声道:“爹娘难舍呀,父母在,不远游。做儿子的奉亲乡里,也没有什么憾恨的。”
  赵抃重重地点着头。
  此时,赵振走进客堂说:“四郎,大嫂炒了几个菜,姨娘也热了一壶老酒,进去与彦志喝几杯!”
  “走,进里屋喝两杯!”赵抃拉着毛彦志两人走进里屋……
  19、沿江路上 夜
  月光下,赵抃脚穿黑布鞋踩着草泥的小路,走出陈庄保村来到衢江边,这时,赵扬带着白鹤匆匆赶了上来……
  “四哥,四哥,”赵扬喊道。
  赵抃转身回应:“弟弟,何事?”
  赵扬指着站在肩上的白鹤问道:“四哥,明日赴任带上它吗?”
  “带上!”赵抃肯定地回答。
  白鹤一见赵抃便“吱……吱……”地鸣唱起来,展开双羽轻巧地飞腾起来,双脚落到赵抃身边……
  20、(回闪)山间草屋前 日
  余仁合带着赵抃来到山间草屋前,道:“抃弟,你年轻有为,人品好,学识高,又有远大志向,不能让你当一辈子教书匠。愚兄让你在此读书,赶上大比之年前去科考。”
  赵抃十分感激地:“谢谢余大哥,小弟在此一定勤奋读书,迎接大比之年科考,为国效力。”
  晨曦,林中晨鸟啼唱着,伴着几声悠长而脆亮的鹤鸣。
  赵抃坐在草屋前一边抚琴,一边吟诵,悠扬的琴声,深远的诗意,美妙绝伦。
  忽然,如白絮般缭绕的晨雾里,一团白羽,细足丹顶,缓缓踱将过来,叫声合着踱步的节奏,平缓而有韵律来到赵抃面前……
  “啊,白鹤!”赵抃迎上前去,附身摩挲,白鹤竟毫不认生,长颈相缠依偎过来,望着赵抃“吱……吱……”地鸣唱起来。
  (旁白):“白鹤随即又盘旋几步,展开双羽轻巧地飞腾起来。从此,这只白鹤陪着赵抃,晨夕相伴,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”
  21、江边 夜
  赵抃和赵扬中间站着一只白鹤,眼前的衢江水面开阔平静,月亮大半圆悬挂在蓝天上,群星闪耀,寒风微吹,江面一艘帆船正悬帆溯流而来。
  这时,姨娘走到赵抃身后,将一件长裳轻轻披在赵抃身上。赵抃转头叫一声“娘!”
  赵扬也喊道:“娘!”
  姨娘道:“四郎啊,明日你即赴任,千万别受风寒。回去吧,明日早起!”
  “是,”赵抃扶着姨娘一步步沿着江边小路回家,赵扬带着白鹤随后跟上……
  22、赵家 日
  一大早,赵抃和带在身边看护教习的赵拊和赵扬,都做好出行的一切准备。
  姨娘和大嫂给三人烧了寿面加上鸡蛋,还煮了条肉、煎了鸡蛋、豆腐,备了白米饭等等祭祖酒菜,大哥赵振和二哥赵拯点上蜡烛香纸。赵抃及两个弟弟焚香叩头。
  此时,赵振双手抱着一把雷氏琴交给赵抃……
  23、(回闪)堂前 日
  父亲亚才勉强支撑起身子,捧着雷氏琴慎重地对赵抃说:“四郎,爹指望你为我们赵家争气,这把雷氏琴是你爷爷的,他曾一直带在身边。现在我把它交给你,希望你铭记爹的话,力学成才,为国效力,为家争气。”
  赵抃含泪点头,双手接过雷氏琴……
  24、赵家 日
  赵抃双手捧着雷氏琴真切地说:“娘,大哥,大嫂,二哥,你们放心吧,四郎一定牢记爹的教诲!”
  姨娘点点头,吩咐道:“儿啊,一切都保重。”
  赵振,赵拯也一再叮嘱赵拊和赵扬:“要听四哥的话。”
  兄弟两人都重重地点着头。
  25、浮石埠头 日
  江风涤荡,渔歌轻扬。船上赵抃与赵拊、赵扬站在船头,赵拊背着雷氏琴,赵扬带着白鹤一同随赵抃赴任去了。
  埠头上站着姨娘、大哥、大嫂、二哥及孩子们,不断地朝赵抃三兄弟挥着手……
  船缓缓离开埠头朝江中驶去,船老大控好帆的风向,风帆迎风而上。船头的赵抃等人朝埠头上的人挥手……
  赵抃挥着眷恋的衣袖,带着这片静静的乡情亲音向故乡告别了!瀫水汨汨,含情脉脉,潭心浮石,巍巍屹立,亲人们目送这一粒舟影渐渐远去……
  (旁白):“赵抃首次赴任之地为潭州,即今日湖南长沙,楚汉名城。职务为武安军节度推官,受理武安军刑狱之事。”
  (第一集 剧终)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