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316节 (第2/3页)
??欧阳抗美点头说:“咱们海浦是海滨城市,年夜饭最有特色和看点,如果拍好了可以做一期纪录片单独介绍。” ??项小羽想了想,拿起桌上的电话给海浦电视台的演播组拨了过去。 ??过了几分钟,她放下电话说:“海浦台今年也有这个拍摄计划,不过毕竟是赶上过年了,交通不方便,他们要拍摄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市里。而且他们用的还是国产的黑白电视摄像机,还在用胶片制作节目。” ??而省台从去年底开始渐渐转向摄像制作了,画面基本都是彩色的。 ??“黑白的也没关系,”欧阳抗美表情有些得意,“台里一共组建八个记者站,只有三个站有1800p摄像机,其他的五个站也是黑白的。做成黑白节目也没什么。” ??项小羽给她竖个大拇指说:“抗美,咱们能抢到这台彩色摄像机多亏你啦!” ??欧阳抗美之前在技术部工作,在台里一众男摄像师中一枝独秀。 ??要知道,扛摄像机是个体力活,电视台的工作强度又高,很少有女同志能坚持下来。 ??不过欧阳抗美是个特例。 ??她在台里十分出名,新闻部里好几支选送中央台的新闻短片都出自她的手笔。 ??他们记者站这台彩色摄像机就是靠对方从技术部抢到的。 ??欧阳抗美嘴角抽了抽,无奈道:“你还是叫我欧阳吧。” ??项小羽笑了起来,从善如流地改唤她欧阳。 ??“既然海浦台的新闻片可以用,那咱们就将主要精力放在农村社员和一些沿海企业上吧。” ??说起来,他们这个记者站的工作其实并不好开展。 ??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,采访、摄像、写稿、编导、技术一体化,除了配音,整支新闻片都需要他们独立完成。 ??而且单位并没给他们配新闻采访车,要是遇上那种紧急新闻,等他们从市里辗转跑去乡下的时候,新闻早就变成旧闻了。 ??“咱俩都是好几年没回过海浦的,对这边的人脉关系已经不怎么熟悉了,”欧阳抗美翻出一个通讯簿说,“反正咱们记者站还要搞通讯联络工作,不如趁着这次机会,跟地区的所有通讯员都联络一下。一是看看他们那边有没有新闻素材,二是相互熟悉,联络感情。” ??项小羽觉得这个办法好。 ??只靠他们两个人做新闻肯定是分身乏术的,不如动员通讯员加入到电视新闻的制作中来。 ??这些通讯员都是机关单位、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。 ??而且大多是个单位的宣传骨干,消息非常灵通。 ??一些口播新闻通讯员和录像通讯员,甚至还能自己制作新闻稿件,电视台只需要进行简单编辑就能使用。 ??两人一拍即合,分别拿起电话跟各单位的通讯员联络。 ??最终跟工业师范学院、出租汽车公司、东青区委宣传部的三名录像通讯员约了三份录像片稿件。 ??项小羽商量道:“大家拍得都是城市老百姓的年夜饭,咱们还得补充一些农村的。到时候我带着摄像机去乡下拍摄素材,你家是城里的,就留在站点收集整理通讯员和海浦电视台送来的素材。咱俩分头行动!” ??“成!” ??与欧阳商定了各自的工作内容后,项小羽便扛着摄像机离开了。 ??来当驻站记者的一大好处就是工作环境相对宽松自由。 ??她们主要还是由电视台领导的,地委对驻站记者只有两个要求—— ??其一,记者站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跟地委汇报。 ??其二,重要稿件要由地委的有关负责人审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