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_第138章 郑玄诸生入彀中矣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38章 郑玄诸生入彀中矣 (第2/2页)

,不如把一个白身举到四百石。

    ??但谁让刘备讲义气真性情呢,他觉得鲁肃这人可以就非要捧,亏点石数就亏点石数了。

    ??搞得当时鲁肃心中很不好意思,对刘备感恩戴德,几乎当亲爹一样效忠。

    ??田畴更是靠着刘备的察举才坐稳了四百石的高句骊县长,那忠诚度爆棚也是没话说。

    ??不过,孝廉对于真正顶级名门世家的子弟来说,也没那么大吸引力——他们有好几个渠道得到孝廉,不用靠“移民”那么不光彩的手段,哪怕留在原籍都能孝到。

    ??所以刘备此言刚说完,就看到郑玄手下的头号望族子弟崔琰,一脸的冷漠,只有其他出身寒微些的稍微有点动容。

    ??郑玄观察了弟子们的反应,淡然笑道:“我曾荐弟子孙乾为北海郡吏,后来积功为下密县丞,前些日子,听闻下密城破时,孙乾也受兵祸之灾,多蒙将军救助。

    ??将军于我一门也算有恩有缘,我门下诸学成弟子,只要自己愿意出仕,我绝不阻拦。”

    ??如今距离孙乾受伤已经过去二十天了,但是那么重的伤,哪怕养到可以下床走动,依然不便赶路上百里奔波。

    ??这次来之前,孙乾自己是想自告奋勇帮刘备带路引荐的,但刘备坚持不让他来,要他继续好好休养。郑玄故意挑明这一点,也是在帮刘备说话了。

    ??其他弟子有些原本不知道孙乾为刘备所救这一消息,听老师转述,才加深了对刘备的感激。

    ??“先生,我愿为刘将军效力,不知先生以为我的学问……能出山了么?”一个叫国渊的学生首先恳切地问郑玄。

    ??郑玄笑道:“抚民理政,你们这点经义学问早就够了。只要持心正,于庶务肯用心,还是要边干边学的。”

    ??“我也愿与师弟一起,行务实之学。”另一个名叫郗虑的学生也跟着表态。

    ??随后陆陆续续有程秉和另外几个不那么出名的弟子也答应了。

    ??而不愿意跟随刘备的,主要是崔琰和张逸等人。

    ??崔琰是不愿意将来移民做官,想回冀州。

    ??张逸则是另有打算,也跟刘备摊开了明说,说他想直接去投奔幽州牧刘虞,因为他觉得刘虞才是当世最仁德之主,刘备则杀伐过重了。

    ??对于这种想法,刘备当然也不会去阻止了,没人会公然挖自己的老领导的墙角。刘虞对他那么好,别人要去投刘虞,刘备当然是大大方方给路费了。

    ??他并不知道,原本历史上,这张逸虽然没做出什么成绩,但气节也算可嘉。他当了刘虞生前的最后一任别驾,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算是李素的接班人了。

    ??最后在刘虞被公孙瓒杀害的时候,张逸也据理力争不肯投降,被公孙瓒一并杀害了。

    ??从这个角度来说,张逸这人至少忠诚度没问题。

    ??在郑玄处周旋了一整天,最终刘备算是满载而归,带着国渊、郗虑、程秉和另外十来个读书人一起回到下密,让孙乾先把这些人才安顿下来,熟悉一下情况,过一阵子等刘备自己的前途也明确下来,再谈具体任用。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话分两头。

    ??刘备在泰山、北海为准备撤离而拼命搜刮人才的同时,李素跟着郑泰,也差不多赶到了雒阳,即将代表刘备进行述职,并澄清朝廷对刘备“擅自越境出兵”的误会。

    ??误会解释的工作倒也算顺利,因为李素到的时候,幽州牧刘虞的表章比他更早两天到了。皇帝、十常侍和大将军何进都知道了消息。

    ??李素再巧舌如簧稍微一解释,大伙儿就相信了“这只是青州刺史和幽州牧之间工作沟通不顺产生的误会”。

    ??但消除误会归消除误会,有些东西,只要朝廷起了心,肯定是会琢磨一下如何调动以增加安全系数。

    ??同时,只要有人提醒何进,何进肯定也想试探试探“如果调动刘备,刘备本人会是什么心态,会不会因为刚当辽东太守两三个月就被折腾而心有怨言”。

    ??朝廷中枢对地方官玩心术,这是永远都不可能消失现象,只能去适应。

    ??李素刚到京师两天,总觉得这一波云谲波诡的暗流有点不正常,他又没掌握足够的情况,就忍不住偷偷的问同来的郑泰,如今朝中究竟发生了什么、有什么人在针对刘备。

    ??但郑泰的身份不方便直接说,也不愿说,就给李素指点了一条门路,让他去问卢植。

    ??郑泰还说,在李素进京代表刘备述职之前,卢植已经帮刘备说过几句好话了,算是在担保刘备的忠诚度。要帮刘备的话,还是找卢植吧。

    ??李素没有办法,只好登门拜见卢植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