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嫡长子_第47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73节 (第2/3页)

他最是知道胥吏的贪墨。

    ??这样一查,就容易有窝案了。

    ??这一条路,沿着京杭运河连接两京,所拨下的银两,目前已不下四百万。

    ??当初朝廷之所以要花大价钱去做这样一件事,一方面当然是修路,另一方面是要要把从民间获得的银两尽量还花到民间去。

    ??换句话说,是要给到百姓。

    ??如果这些银子在官吏这一层被大量截留……

    ??“查一下吧。”王鏊觉得保险起见,还是派人清查一下银两的去向,理好脉络,“这件事,本官来和王阁老说,让刑部、大理寺和都察院都派人,和少府一起来查。不然咱们到时候都没法交代。”

    ??“是!”

    ??王鏊又看了看手中的票拟,心中计策已定,不过刑名涉及到王炳,他还是要去打个招呼。

    ??从他本心来说,贪墨最好不要太过严重,要想完全杜绝是不可能,只是不知道下面的人会做到什么程度。

    ??另外一边,

    ??杨廷和叩响了孟氏父女的门。

    ??他本来想先去选地方的,不过又觉得红薯是一种新鲜的作物,具体怎么种植,哪里适合种植都不太知道,所以还是问清楚了再说,反正他一个阁老,要几亩地还是容易的。

    ??当然,他最关心的还不是这个。

    ??当时在乾清宫,很多人都不敢多问。

    ??现在却不一样……

    ??“陛下给了本官这个任务,这担子是万千至重。但有一点,本官没有亲眼看到,始终无法完全相信,孟老兄,你也不能骗我。这红薯,真的能亩产三十石到四十石?”

    ??孟求中低下脑袋,“小人哪里敢在天子和老大人面前说谎。小人在海外亲眼所见,其亩产大约便是这个数,此事不会假的。”

    ??“那真是天佑大明了……”

    ??第五百一十章 河套军管区

    ??红薯即便自身的产量高,但也会讲究种植方法和技术。

    ??这是个技术活儿。

    ??朱厚照没有立马安排某地进行大规模的种植,一方面是手里的种子还不够,另外一方面是觉得一套成熟的经验方法还没有总结出来。

    ??因为他隐约记得小的时候种植红薯,最适合的土质条件不是黏土,而是沙壤土,这是有背于一般的常识的。

    ??如果在方法不正确的情况,大量向民间宣传推广,往小了说就是灌输了错误的方法、造成了损失,往大了说,一旦效果不好,老百姓积极性不高,那就坏事了。

    ??所以他交代杨廷和从来不止是推广,而是培育和推广。

    ??“合适的种植时间、有效的种植办法以及土质、水量、日晒时间,都需要对比比较才能得出结果。小人原本在福建也做了一些,只是等不及进京寻找女儿,所以还未全部做完。不过种活是没有问题的,小人在满剌加国是看人种过的。”

    ??杨廷和听下来也觉得是有许多事情要做。

    ??“这样的话,需得本官找一批专门的人了。孟老兄可识字?”

    ??“小人不识。不过小女是认字的。”

    ??“识字还是好些,可以做记录。这一点,本官去协调,找些灵巧懂事的人过来并非难事。”杨廷和背着手,“除此之外,还要有一个专门的场所,用来公办以及存放一些资料……”

    ??这些都在他的脑子里,和一个老农讲是没有必要的,到时候做出来告诉他就好了。

    ??“暂且先不提那些,今天我们主要去选几块地。”

    ??“小人遵命。”

    ??生产方式其实也影响文化形式,种地这个事情绝对不是毫无技术含量的。现代不就是很多年轻人不会种地了么?

    ??所以为什么我们衍生出的文化是‘家有一老、如有一宝’,纯靠种地的年份里,老人家对于种植农时、红白喜事等方方面面的细节了解的分外清楚,有这么一人,家里甭管碰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