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大唐]武皇第一女官_第53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33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??圣神皇帝修陵墓,自要好生安排,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,总要不伤民生才好。

    ??而在翻检过御衣后,圣神皇帝一转头就见姜握在怔怔出神,不由问道:“是不是太累了?若累了,咱们就回去。”

    ??依山为陵,还代表一事:后人来祭拜,都得先爬一段山。

    ??姜握摇头:“不累,我只是在想事儿。”

    ??“想什么?”

    ??姜握如实道:“挣钱。”

    ??圣神皇帝先是一笑,然而接着就明白了:“为朕的皇陵?”

    ??姜握点头。

    ??圣神皇帝温声道:“你且不必想太多。”她自然也记得先帝年间为弘儿修陵逼催民力的旧事。

    ??“朕自不会重蹈此覆辙。”

    ??“再有,朕亦知,自古至今多有盗贼欲发皇陵。而盗贼所求,多为奇珍异宝。”

    ??圣神皇帝望着献殿:“朕之皇陵,可不置金玉珠宝贵重器皿,一应所用之物可如古之贤者,以木、纸、土为代。”

    ??古人讲究侍死如侍生,所以帝王陵墓中,自多有生前所爱奇珍,且会如阳间居所一般,家具器皿俱全。

    ??如今圣神皇帝不欲如此,一来,可以熄盗心。

    ??二来,皇帝又提起: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既为朕之天下,珍宝留之于世即可,又何必置之于陵。”

    ??将来,子孙后世,亦以此例。

    ??**

    ??仲春时节,在宫中还不觉得,但此时望山脉,便已然见山体染了一层蒙蒙新绿。

    ??既定了要修皇陵,甚至连皇陵的山脉也大致定下,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:陵墓规制。

    ??在本朝,圣神皇帝自是创始之君。

    ??且她又是古往今来第一位女帝。她的陵墓如何修建,会成为后世历代女帝参考的重要指标。

    ??毕竟每一朝每一代的陵墓修建,都会参考前面朝代。比如唐代的帝陵,在许多规制上都是参考的汉代陵墓。

    ??然而……

    ??怎么说呢,在这方面,上一位开国之君唐高祖的陵墓,基本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可借鉴处。

    ??圣神皇帝从前做皇后时,自然也是去祭拜过高祖的献陵。此时就略蹙眉,把高祖李渊的皇陵一一数来——

    ??“虽是开国之君,然献陵的陵园最小,只有太宗昭陵的六分之一。”

    ??当然,高祖李渊临去前,是留下过遗诏‘为他修帝陵,务得节俭节约’,但,这必然是一句客气话。

    ??毕竟但凡稍微要一点点脸面的皇帝,也不可能在遗诏中说:给我大修陵墓,给我修的比历代皇帝都要豪华!

    ??每个皇帝临走前,几乎都会留下‘薄葬’的客气话。

    ??而之后,自家的陵墓到底如何收尾,就看他人心如何了。

    ??高祖李渊,显然人心不如何。

    ??他的陵园修的窄小也就罢了,毕竟当时没有昭陵做对比,没有对比就显不出小来。

    ??问题是,他的陵墓边上还有邻居。不是圣神皇帝这样选择的邻居,而是旁人为他选定的邻居——就在他皇陵东边的十来里处,就有一座汉太上皇陵。

    ??多么合适的邻居,大家的身份都一样呢!

    ??这还不算完。

    ??需知以山为陵,是从太宗皇帝起的。也就是说,高祖李渊的陵墓,依旧是在平原上堆土起冢。

    ??既然是堆土,就涉及到一个问题,土堆多高呢?

    ??当时太宗皇帝令朝臣们商议此事。

    ??房玄龄房相站出来摆事实讲道理:以汉代堆土为陵为先例,陵墓最高为九丈(大约30米),而其中最低的最低三丈(约10米)。

    ??那么,高祖李渊该在一个什么高度呢?

    ??房相‘先礼后兵’,先排除三丈,说这个不太适合,有点太卑微了。

    ??其实按理,开国皇帝没什么可议论的,陵墓九丈就是了:毕竟,在汉代是有旧例的,汉代长陵(刘邦的陵墓)就是高九丈。

    ??然而房相表示:高祖李渊的陵墓不合适九丈,太崇了。

    ??而且房玄龄多会做人,他才不说是自己觉得高祖李渊不配九丈,他只是拿出高祖的遗诏,表示高祖生前可是反复叮嘱‘要节俭啊’,所以,就取个六丈吧!

    ??六丈,对标的可是光武帝刘秀。

    ??可不是开国皇帝的待遇!

    ??也可见当时太宗的心腹臣子们,心里到底是怎么想高祖李渊的。在他们眼里,开国居功至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